蠢蠢欲動的想抱豆腐姊姊 (綸當時快兩歲 不太會說話)
媽媽知道語言表達落後 非常積極的騷擾著遠住台南偶爾返鄉的小菜兄妹倆
因為同儕魅力不容小覷
難得那麼主動出擊 還是被豆腐拒絕了!
語言是溝通表達的主要工具 而主要影響語言學習的因素:遺傳 環境
以環境而言 在滿二歲的孩子身上(不論男女) 應該要是可以"溝通"了才是
若是連疊字 如:尿尿 水水 爸爸 媽媽..........還講的不輪轉
那請你注意:
*先天構音是否有缺陷?
發音部位錯誤或是氣流的方向、壓力或速度不準確,甚至整個發音動作不協調,以致語音產生省略或不準確的現象,在幼兒語言問題中約佔80%左右。
構音異常易造成說話者自卑或自信心受挫的心理,並降低與人溝通表達或社交的意願,其影響不容忽視。
*環境刺激是否不足?
幼兒的主要照顧者陪伴和互動機會多寡
分享一點小技巧~~~~~
狀況一: 你猜得出孩子在講什麼?
幼兒:ㄅㄨㄅㄨ沒有了!
媽媽:他在說車子開走了!
(旁人或孩子本身其實不需要你的翻譯)
你可以~
(面對孩子讓他看清楚你的嘴型)
媽媽:你是說車子開走了嗎?
幼兒:是..........
媽媽:那你要說: 車 子 開 走 了!(請放慢你的說話速度 讓孩子一個字一個字跟著念)
若是喜歡車子的小男生 還可以增加"車款"的字彙 這樣會讓學習語言多點樂趣
像是:垃圾車(排名第一人氣)救護車 消防車 警車 休旅車...............
狀況二:是否句子的問答 讓孩子沒有機會說
爸爸:吃麵好不好?
幼兒:好~
你可以~
爸爸:你想吃什麼呢?炒飯還是乾麵?
幼兒:飯~
爸爸:那你可以說:炒 飯......(再進階當然是慢慢加字數)
狀況三:任性時給予機會教育
幼兒:因在便利商店吵著要買玩具而哭鬧中....
媽媽:你想買是嗎?
幼兒:對~
媽媽:這個家裡已經有了!(或其他正當理由)
幼兒:(更大聲的哭鬧).....
你可以~
媽媽:(把臉遮起來)哭也沒有用喔!因為家裡已經有了!(說道理)
幼兒:(繼續哭)
媽媽:(不怕丟臉狀)給孩子一點時間冷靜下來
你要說:我 想 買!
此狀況重點在於鼓勵孩子把心裡的感覺講出來 買不買玩具就看大人的堅持
把持住原則 以後就不會有在公眾場合拖著小孩的窘境
解決辦法:買瓶優酪乳或一個小布丁安撫她的情緒吧!
學習能力很強的孩子們 會因為你的用心 語言大噴發!
一下子字彙變成句子 再來就是你想請他閉嘴的程度了!